​聂吉利,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工商管理硕士,中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西财经大学 EMBA 校友,江财校友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当前,建筑业既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突破等的影响,也受到全球政治形势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偶然因素的干扰,改革迈向深化,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品牌,任重而道远。为此,本报专访了中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恒建设”)董事长聂吉利。聂吉利谈了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看法,并分享了中恒建设近年来的转型经验。

中国建设报:当前,建筑业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您认为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聂吉利: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建筑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拉动内需、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举措,更是顺应国际潮流、提升我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建筑业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应关注几下几点:

一是业态变化,建筑业要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二是生态变化,建筑业要注重绿色、节能、低碳、环保,与城市和谐共生;

三是协同水平,即提升智能制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整体水平;

四是业务模式,建筑业企业要从“红海”市场找到细分领域的“蓝海”市场;

五是管理要求,促进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未来的建筑业,技术投入比例将越来越大、创新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企业要关注装配式建筑、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术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建设报:近年来,中恒建设制定了“一体两翼平台化,百年千亿国际化”发展战略,能否请您详细阐述一下?

聂吉利:“一体两翼平台化,百年千亿国际化”是中恒建设的整体发展战略。

“一体”是坚守建筑主业不动摇。“两翼”是科技和金融。在科技领域,我们拥有 3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 100 多项涵盖国家行业标准、专利、工法、省市科技奖等科研成果,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技术中心、绿色施工技术中心、装配式技术研究中心和 BIM 技术研究中心,并通过成立中恒地下空间科技公司进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转化。

在金融领域,我们参与发起全国第 18 家、江西首家民营银行——裕民银行,拥有基金、保理、金融登记结算等公司,并与江西财经大学联合发起成立江西建筑金融研究院,其作用在于为建筑主业赋能。

“平台化”与中恒建设的发展模式紧密结合在一起,承载了我们“品质、创新、担当、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其中“共享”与“平台化”要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分配方式、合作模式、直营与联合的业务模式上进行创新。

“百年”是中恒建设要做百年基业的梦想;“千亿”是阶段性实现的发展规模;“国际化”代表了中恒建设“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建筑综合企业集团”的远景。

中国建设报: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 13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您如何看待建筑业转型升级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中恒建设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方面有何举措?

聂吉利:《指导意见》是促进建筑业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将带来以下变化:一是推动建筑工业化升级;二是推动建筑业向数字化转型;三是扩大建筑机器人应用规模;四是提升智能制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整体水平。

中恒建设发挥 30 余年来积累的技术优势,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科技的创新;通过成立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中恒地下空间智能智造基地、中恒地下空间智能研究院,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建立起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扩底桩、冲孔桩等技术优势,为建筑基础、地下停车场、城市综合管廊、人防设施和老城区更新等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水利工程、港航设施、道路工程建设提供更加科学、节约的技术支持。

目前,中恒地下空间科技公司入选江西省政府“映山红”计划拟上市企业,这也是中恒建设重点推进“千亿”级发展规模的核心战略之一。

中国建设报:您对目前建筑业的发展形势怎么看?对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展望?

聂吉利: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形势一方面受国际经济形势、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和新基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两新一重”、建筑工业化等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我有三点看法:一是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是大趋势;二是建筑市场增量递减,存量竞争更加激烈,房屋建筑市场将是“红 海”市 场;三 是 建 设 模式本身和企业业务模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对于高质量发展,我认为:

第一,建筑业会加速变革,新型建筑工业化加快发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产业工人培养开展试点等,都是行业变革的重要举措;

第二,企业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具体包括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组织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第三,企业要注重内生发展,通过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好细分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持续推进转型升级适应高质量的发展要求。